基于遥感观测的非CO2含碳大气成分排放研究
编号:374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7 18:38:32
浏览:453次
特邀报告
摘要
中国“多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国情,决定了在末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将仍然是中国主导性的能源,而煤炭生产中排放的CH4和煤炭消费中排放的CO2、CO、BC和HCHO是在实现碳中和和改善空气质量的多重目标下需要减少的关键成分。相比于CO2减排,非CO2含碳大气成分减排是具备显著的降污减碳协同效应,本文聚焦非CO2含碳大气成分排放这一热点问题,这项工作基于一个自上而下的排放估计系统,利用卫星遥感TROPOMI、OMI、MOPITT等观测数据(CH4、CO、AAOD、SSA等)及长时间序列AERONET地基观测数据,并结合原位测量以及对热力学、化学和物理学简化且实际可行的考虑,对排放成分在时空上进行整体优化和映射,使用和改进MFIEE(无模型反向排放估计)来约束自上而下的排放和每个含碳成分的不确定性,并对各成分以及总碳辐射强迫进行一致性计算,分析质量约束下碳变化对辐射强迫的影响,进而评估非CO2含碳大气成分排放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取得研究结果:(1)协同卫星与地面观测高效反演非CO2含碳大气成分排放,建立了自上而下的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国西部煤矿CH4排放清单、CO排放清单等;(2)利用光学性质以及混合MIE模型,实现BC的数量浓度以及质量浓度的反演及模拟;(3)对同一时空尺度下BC的多波段辐射强迫效应进行估算,发现BC排放对气候产生了显著的变暖作用,有时甚至超过了PM(颗粒物)的其他成分,使整个气溶胶负荷变成了净增温。通过研究将非CO2含碳大气成分排放、辐射效应估算创新方法体系与中国国情结合,提出煤炭行业降污减碳协同最优方案。
关键词
煤炭;遥感观测;非CO2含碳大气成分;排放清单;辐射强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