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提前达峰的协同环境健康效应
编号:368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6 19:51:47 浏览:470次
特邀报告
摘要
我国始终积极承诺碳减排,并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气候变化减缓措施可实现大气污染物协同削减,带来巨大环境健康协同效益。全面开展气候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对于增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融合政策情景分析、空气质量模拟、健康风险模型、成本效益分析等多学科方法与数据,聚焦二氧化碳排放,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气候政策强度两个维度,评估了不同气候政策路径下的碳排放,及其对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和人群健康的协同效应。研究发现,实施气候政策可以显著减排SO2和NO2,但是可能增加NH3排放量。在绿色发展路径(SSP1)和全球1.5℃控制目标下,我国可在2030和2050年分别避免约11.8万和61.4万人的PM2.5归因死亡。气候政策越严格健康协同效益越大,并且气候政策的长期协同效益更加明显。研究进一步指出,在2050年前,仅依靠气候政策的协同效应不足以实现“美丽中国”的空气质量目标,也难以抵消老龄化趋势导致的PM2.5相关死亡的上升,我国仍需持续增强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有效保护公众健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