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市煤田火区大气细颗粒物中二元酸、酮酸及α-二羰基化合物的分子分布及碳同位素组成
编号:364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6 17:50:45 浏览:481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为了了解煤田火区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组成及其中二元酸、酮酸及α-二羰基化合物的分子分布特征,我们采集了内蒙古乌海市地下煤火影响区域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测试分析了无机离子、碳质组分、总碳(TC)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二元酸及其相关化合物的分子分布及有机单体的δ13C。 研究结果显示:草酸(C2)含量最高,占总二元酸的44-63%(平均为51%),其次为邻苯二甲酸(Ph,平均含量为14%)、壬二酸(C9,7%)以及丁二酸(C4)和丙二酸(C3);C2和乙醛酸(ωC2)、丙醛酸(ωC3)、C3的相关性均较强,R2分别为0.91、0.56、0.53,然而与硫酸根(SO42⁻)无相关性。这可能表明C2主要源自原位的二次生成和/或区域性地下煤火的一次排放以及较少的老化,尤其是在液相条件下;壬二酸(C9)和C2、C3、ωC2、ωC3、Ph以及C3/C4比值均有较好的相关性。这表明C9可能来源于地下煤火排放的前体物在区域大气中原位二次生成。此外,C9的δ13C(−27.0 ± 0.9‰)与Ph基本一致,与煤中有机质的δ13C接近,这也佐证了C9与地下煤火有关。然而,煤的不充分燃烧对大气气溶胶中C9的贡献大小以及转化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PM2.5,煤田自燃,化学组成,二元酸,碳同位素,内蒙古
稿件作者
徐占杰
天津大学
赵晓麦
天津大学
李培森
天津大学
董志超
天津大学
孙若愚
天津大学
傅平青
天津大学
PavuluriChandra Mouli
天津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