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与质谱特征:来自加热食用油和多次使用的食用油炸鸡实验
编号:360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6 16:32:32 浏览:536次
快闪报告
摘要
餐饮源是城市地区有机气溶胶(organic aerosol, OA)的重要贡献者。但目前我们对餐饮源,尤其是复杂的烹饪过程中排放的前体物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SOA)的化学演变特性等的认识还很有限。本研究中,我们在实验室模拟了加热食用油和用多次使用的食用油炸鸡等日常烹饪过程,使用哥德堡气溶胶生成潜势反应器(Go: PAM)来模拟SOA的生成,并使用高分辨率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HR-ToF-AMS, Aerodyne)关注了餐饮源有机气溶胶的演变特征。结果发现,在OH暴露量为4.3 – 27.0 × 1010 molecules cm–3 s时,餐饮烹饪过程排放的前体物有很高的SOA生成潜势(SOA质量增长倍数最高可达~1800),且随着OH暴露量增大餐饮源有机气溶胶的氧化程度逐渐加深,氧化途径也与其他有机气溶胶不同。餐饮源一次有机气溶胶的质谱的特征峰为m/z 43, 55, 57, 69, 71,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质谱的特征峰则为m/z 29, 41, 43, 44, 55,且同样是玉米油,仅加热玉米油和使用玉米油炸鸡的OA质谱之间以及不同使用次数的食用油炸鸡的OA质谱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这是首次对比仅加热食用油和加入食材烹饪过程的餐饮源排放的SOA生成特征。这将更有利于研究餐饮源对城市地区空气污染的贡献和评估餐饮烹饪油烟暴露的健康风险,为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餐饮源,二次有机气溶胶,气溶胶质谱,生成潜势
稿件作者
陈政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郭松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朱雯斐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