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老化程度下黑碳的形貌和混合特性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
编号:3561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6 15:30:37 浏览:536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黑碳颗粒在经历了复杂的老化过程之后,其光吸收能力会被不同程度地增强,这与它们的形貌和混合特性的变化有密切相关。在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中国南方城市(广州)和背景山区(天井山)黑碳颗粒的分形维数(Df)、长宽比、圆度和粒径等形貌参数,及其混合特征(混合状态和混合结构)。结果表明,背景山区黑碳颗粒的老化程度显著高于城区的黑碳颗粒。在背景山区,颗粒中黑碳核的形貌更为紧凑,Df的平均值为1.82 ± 0.18,高于城区黑碳的Df(平均值为1.73 ± 0.23)。此外,本研究还对黑碳颗粒在两个站点的光吸收和光散射进行了评估。由于背景山区黑碳颗粒的包裹层更厚、包裹程度更高,且被完全包裹和部分包裹的黑碳颗粒占比更高,其光吸收增强因子(Eabs)高于城区的黑碳颗粒,平均值分别为1.63 ± 0.16和1.45 ± 0.10。并且,不同混合结构黑碳颗粒的单散射反照率(SSA)也不同。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粘附结构黑碳颗粒的SSA高于被完全包裹和部分包裹黑碳颗粒的SSA。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估算黑碳颗粒的直接辐射强迫时,应考虑黑碳颗粒在不同老化程度下的微观物理特性,使评估更加精确。
稿件作者
傅玉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张国华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