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匮乏的滨湖地区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活性氮收支 ——以坦桑尼亚姆万扎为例
编号:35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1:56:54 浏览:69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氮是生命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温室气体、地表水污染物、空气污染物等组成的主要元素。定量评价区域氮素收支对有效控制氮素排放、科学管理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城乡复合氮循环(URCNC)模型,对数据不足的典型滨湖地区姆万扎地区的氮收支进行了分析,清晰描述了牲畜子系统、农田子系统、人类子系统和垃圾填埋场子系统的氮流动过程,明确了大气子系统和地表水子系统的氮输入来源。结果表明:(1)农田子系统是氮素通量最大的子系统,氮的输入、输出和积累量分别为33116 t N、31,925 t N和1191 t N。畜牧业是第二大氮通量子系统,氮的输入、输出和积累分别为31013吨、30183吨和830吨。人体子系统的氮通量也较大,氮的输入、输出和积累分别为17905、17125和780吨。垃圾填埋场子系统氮的输入、输出和积累量分别为3700吨、770吨和2930吨。(2)从畜牧业子系统、农田子系统、人类子系统和垃圾填埋场子系统向大气子系统排放的N分别为8093 t、6864 t、3959 t和758 t。(3)地表水子系统总Nr输入量由2010年的18545 t N增加到2020年的20174 t N, 10年间增加了8.78%;预计到2030年,地表水子系统总Nr投入将达到24946 t N,比2020年增长23.65%。牲畜子系统是最大的来源,耕地子系统是第二大来源,人子系统是重要来源。(4)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是氮素的主要驱动因素。(5)技术和政策共同对减少地表水氮污染有重要贡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