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低云对硫酸盐生成影响研究
编号:351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6 15:09:17 浏览:466次
快闪报告
摘要
硫酸盐作为典型的散射型气溶胶,会对空气质量、人体健康以及气候变化等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华北平原冬季雾霾严重,硫酸盐质量浓度占比可以达到10%-20%,是重污染的重要驱动因子,而区域模式往往低估了华北平原的硫酸盐浓度(Cheng等,2016)。云雾等液相体系是大气中二氧化硫(SO2)氧化生成硫酸盐的重要反应环境,但在现在模拟中对云雾的误差较大,云雾在模式中的准确表达制约着我们对硫酸盐生成和影响的认识。结合多年低云统计数据、观测资料以及对低云个例的数值模拟,我们发现2013-2017年北京冬季低云出现概率为20.8%。污染条件下,低云日的硫氧化率(SOR)要显著高于非低云日,同时伴随着较高的相对湿度,且对应的SOR在0.6以上。通过对个例的研究发现,污染前期北京地处高压西北边缘,925hPa盛行偏南风,上空有西北太平洋输送来的暖湿气流滑升,使得北京近地表维持在高相对湿度,利于低云的生成。低云会给云水中的硫酸盐反应过程创造充足的反应条件。诊断分析也表明,地表并不是硫酸盐化学生成的主要反应环境。200-400m范围为云水硫酸盐化学过程发生的高值区域,在四小时内快速生成了30 μg/m3以上的硫酸盐,这部分硫酸盐经过强烈的垂直混合沉降到地表,使得地表硫酸盐浓度在短时内快速增加。在低云集中区域内,气溶胶水中硫酸盐反应速率与云水硫酸盐反应相差两个量级以上,云水硫酸盐生成最快,平均速率可达0.6-1.5 μg m-3 h-1。研究表明,低云中的硫酸盐生成过程对冬季硫酸盐气溶胶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突出了从云水过程中理解雾霾污染的重要性。
稿件作者
蔡素怡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刘腾宇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黄昕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