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尺度作物资源环境效应及提升潜力评估
编号:34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1:54:56 浏览:453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以福建省水稻为例,提出县级尺度氮肥和水资源利用及其环境影响评价框架,分析氮肥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环境影响的空间分异规律,探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缓环境影响的潜力。结果表明,福建省资源投入高、利用效率低、环境影响严重的县域集中于闽东南地区。县级氮肥利用效率(NUE)和灌溉水生产力(IWP)分别有55.70%和13.92%的县域达到发达国家(日本)水平。而氮盈余、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及单位产量灰水足迹超过发达国家(日本)水平的县域分别占全省县域的45.57%、62.03%和72.15%。在不同情景中,当福建省40%(50%)的县域NUE(IWP)达到发达国家(日本)水平时,资源投入(如氮肥施用量(17.52%)、蓝水足迹(26.74%))和环境影响(如氮盈余(26.83%)、N2O排放量(14.71%)、灰水足迹(8.49%))的缓解潜力最大。明确精细尺度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及其环境影响的空间分布与优化潜力,可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以及实现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如目标2、6和13)提供技术支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