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气SO2氧化的动力学比较模型的开发、验证与推广
编号:348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6 14:53:46 浏览:49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6:5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14A] 14A、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14A-3] 14A-3 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当前,硫酸盐是我国灰霾粒子的关键组分,主要源自二氧化硫(SO2)在气态介质中的气相氧化,在液滴(体相和界面)中的液相氧化,以及在固相气溶胶(如,沙尘、海盐、黑碳)表面的非均相反应。近年来,学者们通过实验室模拟技术深入探索了硫酸盐气溶胶的生成机制,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氧化剂/催化剂,相关结论也得到了外场观测和模式研究的验证。不断发现新路径有助于提高模型运算的准确度。
但是,目前对新的氧化路径的重要性评估缺乏统一标准。现阶段,由实验室模拟得到的新路径往往与已发表的氧化路径在各种典型的气溶胶酸度(pH)水平下进行比较,由此量化该路径对二次硫酸盐的贡献度。但是,实验室模拟中的主要参数(温度、离子强度、粒子直径,等)往往没有与比较对象的对应参数保持一致,由此可能高估或低估目标路径的重要性。
因此,需要在统一的比较平台上对各类路径和参数的特征重要性进行标准化的评估。本项目基于实验室模拟得到的非均相反应参数,结合当前已知的气相和液相反应路径,建立一个模拟大气SO2氧化的箱式模型,即Model for Total Atmospheric Oxidation of SO2。该模型的开发、验证与推广将为二次硫酸盐研究领域提供统一化的比较研究平台,有助于深入理解真实大气中的关键性氧化路径和变量因子。
 
关键词
硫酸盐,灰霾,非均相,箱式模型
报告人
王涛
博士后 复旦大学

稿件作者
王涛 复旦大学
张立武 复旦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