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九湖亚高山泥炭地汞甲基化微生物群落特征及控制因素
编号:343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5 15:12:37 浏览:40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作为一种全球性污染物,汞在环境中可以通过生物甲基化作用转换成毒性更高的甲基汞。甲基汞是一种脂溶性神经毒素,具有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效应,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亚高山泥炭地是全球汞的强“汇”,也是甲基汞产生的热点区域,然而,介导汞甲基化的微生物群落和影响其群落分布的地球化学因子尚不清晰。本研究通过16S rRNA和汞甲基化基因-hgcA的高通量测序分析,探究湖北省神农架大九湖亚高山泥炭地中汞甲基化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九湖泥炭地中汞甲基化微生物的优势菌为铁还原菌(Geobacteraceae;44.1%),其次为产甲烷菌(Methanoregulaceae;16.57%)。其中,铁还原菌中具有汞甲基化能力的菌株占比最高(hgcA/qPCR=6.52)。值得注意的是,虽然16S rRNA分析表明硫酸盐还原菌(SRB)是大九湖泥炭地中的细菌优势菌群(Syntrophaceae、Syntrophobacteraceae),但具有汞甲基化能力的SRB菌群相对丰度(5.72%)和菌株占比(hgcA/qPCR=1.31)较低。在大九湖泥炭地中,随着甲基汞浓度的升高,汞甲基化微生物群落由铁还原菌主导转换为铁还原菌和产甲烷菌共同主导,且C/N比值和Eh为影响该群落组构变化的关键地球化学因子。本研究揭示了亚高山湿地中的汞甲基化微生物群落组构及受控因素,对湿地中甲基汞污染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九湖泥炭地,汞甲基化微生物,铁还原菌,产甲烷菌,Eh,C/N
稿件作者
刘楚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刘金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