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功能性状对高温热浪的响应——一项全球Meta分析
编号:337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5 15:01:40 浏览:61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热浪指一段长时间的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极端气候事件。大量研究表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热浪事件在频率、强度、持续时间以及空间影响范围都呈现出不成程度的增加。热浪期间的极端高温胁迫通过干扰植物功能性状表达直接影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存活,并且在干旱期间水分胁迫与高温胁迫的耦合还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树木的广泛死亡。直接量化植物功能性状对高温热浪的响应对于提高极端气候事件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至关重要。
因此,在本项研究中,我们综合来自82份出版物的1465对实验观测数据(水分充足条件下)以及来自31份出版物的380对实验观测数据(水分胁迫条件下)开展了一项全球Meta分析,评估了实验性高温热浪对植物叶片形态、生理生态、生物量与生产力等一系列功能性状的影响。我们发现,热浪期间植物的叶温、蒸腾量和根冠比显著增加,但高温胁迫降低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光系统Ⅱ的最大量子效率、午间叶水势、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植物的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此外,热浪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还会随热浪持续时间和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极端高温胁迫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抑制会随着热浪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热浪强度较大时,这种抑制效果尤为明显。同时,相比于干旱环境下,热浪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抑制在湿润的环境中更为显著。另外,我们的结果还进一步表明,当热浪与干旱同时发生时,热浪会加剧水分胁迫对植物生理和生长损害的严重程度,如高温胁迫对水分胁迫下叶片气孔导度与地上生物量的抑制以及对叶片暗呼吸的增强,这都进一步增加了植物在复合气候事件中的死亡风险。我们的发现证明了热浪对植物功能性状的显著影响,以及热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在决定植物功能性状响应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植物功能性状响应极端高温胁迫在未来地球系统模拟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热浪、植物功能性状、植物生理生态、复合事件
稿件作者
巴圣杰
东北师范大学
王文娟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贺红士
东北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