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百度慧眼的中国收缩城市分类研究
编号:335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8 18:00:06
浏览:54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收缩城市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类城市,按照城市人口变化格局,开展收缩城市分类研究,是发现城市人口“空洞”及变化特征的重要一环。国际上将收缩城市主要分为穿孔型、圈饼型和边缘型,中国的收缩城市究竟包括哪些类型?尚缺少研究证实。本文以中国实体城市为分析单位,利用百度慧眼2016 年11 月─2018 年11 月200 m格网的常住人口数据,发现常住人口减少的实体城市共1506 座,占实体城市总量(3022 座)的49.8%。选取人口较为密集且在研究时段内出现严重收缩现象的126 座收缩城市为研究样本,探讨中国收缩城市分类问题。分析表明:126 座收缩城市样本多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包括穿孔型、全局型、局部型、圈饼型、边缘型等5 种类型。其中,穿孔型收缩城市最多,共47 座(37.3%),为中国收缩城市的主导类型,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全局型收缩城市有33 座(26.2%),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局部型收缩城市有25 座(19.8%),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圈饼型收缩城市有18 座(14.3%),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边缘型收缩城市有3 座。“重速度、轻质量”的前半程城镇化,以“增长”为主导的城市规划执念,资源枯竭或经济转型导致传统工业企业衰落解体,政府主动调整下的产业转移等是产生穿孔型收缩城市的主因。研究为政府精细调整城市发展重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城市宜居性、开展收缩语境下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实体城市;城市收缩;人口变化格局;百度慧眼;常住人口;中国
稿件作者
孟祥凤
中国矿业大学
马爽
浙江大学
项雯怡
百度
阚长城
百度
吴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YingLong
Tsinghua University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