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居民用电量的现在与未来:基于不同房屋布局与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的模拟
编号:3341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4 14:41:51 浏览:54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7: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8A] 8A、城市与区域地理 [8A-1] 8A -1 城市与区域地理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气候变化对居民用电量有显著影响,但只有少数研究关注到了日常天气和极端高温的影响,考虑房屋布局的研究更是较少。本研究中,基于四种房屋布局,通过建立日尺度室外空气平均温度与住宅用电强度(单位房屋建筑面积的耗电量)之间的U型响应函数,我们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北京非采暖期居民用电的影响。在四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气候变化显著影响着北京非采暖期的居民用电量。一居室住宅用电强度较高,而三居室以上的居民住宅在高温下呈现出更强的边际效应。在目前的人口和房屋空置率房屋情况下,气候变化在2021-2050年将增加5%~7%的住宅用电,在2051-2100年,非采暖期的用电增加量将高达29%。夏季(6月、7月和8月)的总用电量将占总消耗量的1/2以上,由于炎热天气的增加,预计未来用电将增加76~84%。在SSP1-2.6的情景下,北京的居民用电量增长远远低于其他情景。考虑到气候变化、更高的电价和未来的老龄化社会,我们的研究结果也强调了未来对弱势群体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
气候变化;房屋布局;居民用电量;极端高温,共享社会经济路径
报告人
胡起源
中国农业大学

稿件作者
胡起源 中国农业大学
伦飞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