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四十年长江流域极端降雨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编号:332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5 18:03:25
浏览:436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长江流域极端降雨事件对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巨大。本研究应用多个极端降水指数,分析了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内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极端降水的强度和频率显著增加,强降水趋势达到0.18 天/年(p<0.05),但是降水过程持续时间减少。时间尺度上,流域上游春季的极端降雨增多,在中下游地区夏季和冬季极端降雨增加; (2)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得到极端降水变率的时空模式。除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外,极端降雨第一种模态(EOF1)表现为正模态,而第二种模态(EOF2)在研究区域上表现为南北两极模式。在时间尺度上,主模态PC1 在 90年代后期主控周期发生了从准两年到年代际周期转变;(3)长江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格局受东亚夏季风(EASM)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SH)的控制,20世纪末东亚季风增强事件可能是主模态主控周期变化的原因。研究强调了过去四十年长江流域极端降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有助于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与水文灾害防治。
稿件作者
肖安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陈炜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