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强迫对北太平洋年代际预测的影响强于热带太平洋强迫
编号:3313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5 07:25:28 浏览:46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09: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3A] 13A、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13A-3] 13A-3 季节内至年代际气候变异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北太平洋海表温度(SST)的变化对气候、生态和渔业有着广泛的影响,但其年代际预测仍然具有挑战性。尽管许多研究强调了热带太平洋强迫对北太平洋SST变率的重要性,但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北大西洋强迫的作用不容忽视,需要评估每个区域对北太平洋SST年代际预测的贡献。在此,我们应用线性反演模式(LIM)评估观测到的北太平洋SST的年代际预测能力(基于提前2-5年和6-9年的平均预测),发现其与给定初始化条件的气候模式实验的预测能力相当,证明了LIM的可靠性。通过向观测SST异常松弛的“起搏器”实验,分别量化了热带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强迫,发现后者对北太平洋SST年代际预测的贡献大于前者。具体而言,通过消除北大西洋强迫(热带太平洋强迫),北太平洋具有显著预测能力的面积比在第2-5年从49%降至29%(43%),在第6-9年从48%降至26%(44%)。进一步的分析揭示了可能的原因:北太平洋SST年代际预测主要受到LIM具有长衰减时间的两个主振荡模态的调制;北大西洋强迫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两个主振荡模态的长衰减时间,而热带太平洋强迫则起次要作用。我们的研究呼吁进一步改进大西洋跨洋盆效应的模拟,以便更好地预测北太平洋气候。
 
关键词
北太平洋,遥相关,气候预测,年代际变率
报告人
吕桢
中国海洋大学

稿件作者
吕桢 中国海洋大学
杨俊超 中国海洋大学
林霄沛 中国海洋大学
张钰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