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冬季阴天日数的变化及其机理
编号:330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7 09:26:25 浏览:54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09: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3B] 13B、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13B-2] 13B-2 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中国冬季阴天日数呈现出显著的时空变率特征,对农业发展、交通运输、人体健康尤其是太阳能光伏产业有重要影响。然而中国冬季阴天日数变率的物理机制尚不清楚,全球变暖背景下阴天日数的未来变化也有待研究。我们揭示了中国冬季阴天日数主模态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两条物理机制,并利用能够模拟出这两个形成机制的全球气候模式对阴天日数进行未来预估。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冬季阴天日数的主模态表现为全区一致型,模态处于正位相时,低层北太平洋反气旋异常环流的西侧与东亚气旋异常环流的东侧都表现为偏南风异常,使得阴天日数异常偏多。该反气旋与气旋异常环流和欧亚大陆罗斯贝波列与海洋性大陆异常对流活动密切相关;(2)基于能够模拟出这两个形成机制的全球气候模式,未来中国南方与青藏高原的阴天日数将会减少,而中国北方的阴天日数基本没有变化;(3)主模态热带外形成机制的变化可能是中国南方与青藏高原阴天日数未来减少的原因。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地区西风急流的显著减弱使其不能作为欧亚大陆罗斯贝波东南传播的波导,热带外的驱动因子不再利于主模态的形成。中国南方的偏北风异常增强,使得该地区阴天日数减少。
关键词
冬季阴天日数
报告人
谭辉
学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稿件作者
谭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朱志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