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科奇陆架区流场时空特征分析
编号:328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3 09:37:52 浏览:426次
张贴报告
摘要
本文利用199-2020年流速再分析数据研究了楚科奇陆架区流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流径上海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并利用EOF方法分析了流场的主要模态特征。结果显示,Bering Strait、Herald Valley、Central Channel、Alaska Coast和Barrow Canyon断面处多年平均海流均为北向,且断面平均流动均在夏季最强(0.08-0.5m/s),秋季最弱(0.03-0.5m/s)。Long Strait断面处东南向的西伯利亚沿岸流在秋季最强,可达0.08m/s。多年平均结果显示楚科奇海西、中、东三支主要路径上流量分别占白令海峡入流水的52%、25%和16%。Bering Strait和Long Strait断面流量在5月达最大值,其余断面均在7月达到峰值。各断面流量的年际变化都呈现弱增长趋势,最大增幅仅0.05Sv/y(p>0.05)。5m和30m层的EOF分解结果较为类似,时间序列相关系数均大于0.9(p<0.05),体现了流场特征在不同深度的一致性。5m层南北向和东西向流速的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第一模态(EOF1)方差贡献率约为30%,且在陆架区均主要为同位相分布。南北向流速的EOF第二模态白令海峡东部和主要流径区与白令海峡西部、西伯利亚沿岸及浅滩区位相相反,而东西向流速EOF第二模态在中央和东部陆架与其余陆架区位相相反。第一、二模态的时间序列均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和冬季位相相反。南北向流速第一模态显示1月为北向流异常而8月为南向流异常,主要体现了白令海峡和几个主要流径的特征。东西向流速第一模态则显示1月西向流异常而8月则为东向流异常主要体现了巴罗海谷处的流场变化特征。第二模态的时间序列还显示出年代际变化特征,且在2007年前后出现明显的正负位相转换。
关键词
楚科奇陆架区;流场;季节变化;年际变化;EOF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