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湖泊甲烷与二氧化碳浓度的旱雨季变化
编号:32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11:47:22 浏览:637次 快闪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08: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4A] 4A、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4A-4] 4A-4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湖泊是重要的碳库,其甲烷(CH4)与二氧化碳(CO2)的产生及排放受多种环境因子影响且具高度时空异质性,但在二者的排放估算过程中常存在部分地域的实测数据缺乏、基于遥感反演得到的数据精度待提高等问题,加之季节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湖泊CH4和CO2排放的准确估算。本研究选取了云南高原46个湖泊,利用顶空平衡法于2017‒2018年的旱雨两季监测了水柱表层的CH4和CO2浓度,以及不同层次环境因子数据,结果显示:(1)旱、雨两季CH4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07±4.89、2.55±4.94 μmol L-1,CO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3.81±14.52、25.99±20.37 μmol L-1,雨季浓度总体都高于旱季,其中CO2浓度表现为极显著(P < 0.001)。(2)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旱季,CH4浓度的关键驱动因子为水深、湖泊面积、补给系数,CO2浓度的关键驱动因子为叶绿素a浓度、透明度、总磷浓度;雨季,CH4浓度的关键驱动因子为湖泊面积、水温、补给系数,CO2浓度的关键驱动因子为pH、湖泊面积、补给系数。(3)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分析表明,在旱季,化学因子(总氮、总磷、叶绿素a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是影响两种温室气体的主要因素,地理气候因子、湖泊形态、物理因子通过影响化学因子进而影响CH4和CO2浓度;而在雨季,CH4和CO2浓度主要受地理气候因子(海拔、降雨量、土地利用)和湖泊形态(面积、深度、补给系数)的直接影响。本研究在季节尺度上对云南高原湖泊CH4和CO2浓度进行了更详尽的实地监测,并进一步厘清了其季节动态,为准确地评估云南高原湖泊碳排放潜力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参考。
关键词
甲烷;二氧化碳;季节变化;驱动因子;云南高原湖泊
报告人
杨晓莹
云南大学

稿件作者
杨晓莹 云南大学
周永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周起超 云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