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高原湖泊温跃层与深层叶绿素最大值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因子
编号:318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5-06 01:09:06 浏览:69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4: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场:[5A] 5A、环境科学 [5A-1] 5A-1 环境科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热分层和深层叶绿素最大值(deep chlorophyll maximum,DCM)是分层湖泊中常见的两种相关的现象,在湖泊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多维环境因子、热分层和DCM之间渐进关系的研究较少,这极大地限制了人们对深水湖泊保护治理和管理的认知。为此,我们使用来自云贵高原湖区18个具有不同湖沼学特征的热分层湖泊数据,在区域尺度上刻画了温跃层结构(深度、厚度和强度)和DCM特征(深度和厚度)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在大多数湖泊中,DCM发生在温跃层附近(以其深度和厚度表示);(2)温跃层和DCM的深度都比真光层深度浅;(3)受制于不同环境因子的作用,温跃层结构和DCM特征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具体来说,水深和光穿透深度均与温跃层深度和厚度以及DCM特征呈正相关,紫外辐射(UVR)对温跃层厚度比光合有效辐射(PAR)更重要,但PAR对温跃层厚度更重要;此外,对于DCM特征,PAR比UVR发挥了更显著的作用。由于一些环境因子间存在相互作用,我们使用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为DCM特征建立了级联路径,结果显示:湖泊形态直接影响了温跃层结构和表层水质;表层水质进一步影响到光穿透深度及温跃层结构;光穿透深度和温跃层结构共同决定了DCM特征,其中光的重要性更大。本研究的发现提供了有关深水湖泊温跃层结构和DCM特征级联驱动的信息,也为在气候变化和富营养化双重压力下的深水湖泊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关键词
温跃层;浮游植物;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真光层深度;紫外辐射;云贵高原
报告人
李静毅
云南大学

稿件作者
李静毅 云南大学
周起超 云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