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选取喀斯特地区典型高原湖库-贵阳市阿哈水库藻华爆发期的优势藻种小球藻和伪鱼腥藻进行探究,应用紫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等技术研究了两种藻在常规水处理工艺过程中藻源有机物(AOM)的组成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锰酸钾(KMnO4)预氧化耦合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可以有效提高含藻水中AOM去除效果。不同的是,KMnO4预氧化与PAC混凝对小球藻DOC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87%、18.65%,而伪鱼腥藻最高分别为27.02%、52.68%。同时,通过预氧化混凝后伪鱼腥藻的SUVA值明显增大,小球藻SUVA值在预氧化混凝前后较伪鱼腥藻变化不大。此外,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显示,通过KMnO4预氧化后伪鱼腥藻AP组分占比增加,可能是由于IOM的释放所导致。但是小球藻的AP组分变化呈现相反的趋势。在预氧化混凝后两种藻的SMPs组分占比均增加,可能是由于SMP包含核酸和氨基酸,它们都是低分子量(MW)的组分,所以预氧化混凝对其去除效果有限。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种类的藻种在水处理预氧化混凝工艺过程中的絮凝结合特性的影响机制,为预氧化混凝对岩溶水藻源有机物的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