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对环境相关浓度新烟碱类农药的代谢谱响应及应对策略
编号:3113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20:29:13 浏览:508次
张贴报告
摘要
蚯蚓代谢谱对新烟碱类农药(NEOs)的响应有助于揭示和评估NEOs分子水平的致毒机制及生态风险,环境浓度下不同结构NEOs和暴露情景对蚯蚓代谢谱的时间动力学影响尚未明晰。我们研究了吡虫啉(IMI,52.6 ng/g)和呋虫胺(DIN,52.5 ng/g)在单一和联合暴露情景下赤子爱胜蚓代谢谱的动态变化(28天)。结果表明,两种NEOs和单一/联合暴露导致蚯蚓产生了特异性差异代谢物,并诱导了不同的应激策略和NEOs转化规律。经IMI暴露的蚯蚓首先调动体内的抗氧化及解毒物质,促进IMI转化,而后激发产能过程;而经DIN暴露的蚯蚓先着手准备产能中间体而后抵御氧化胁迫,DIN转化受到抑制。具体而言,IMI暴露首先增加肌醇和UDP葡萄糖醛酸盐(与跨膜吸收和IMI转化有关),而后增加谷胱甘肽和十四种氨基酸(TCA循环前体)以抵抗压力和补充能量。相反,暴露DIN的蚯蚓首先从氨基葡萄糖-6-磷酸和氨基酸制备TCA循环中间体,抑制尿素循环和DIN转化,然后通过增加肌肽、烟酸-D-核糖核苷酸和烟酰胺-β-核糖苷来缓解氧化应激。联合暴露诱导了蚯蚓细胞膜结构相关的二十烷酸类物质,使四种二十碳烯酸增加1.6-1.9倍(可能与膜脂过氧化有关),并产生了不可逆的能量代谢扰动,表现为用于平衡能量代谢所消耗的氨基酸呈波浪式变化,难以回到稳态。本研究首次系统地揭示了环境浓度下NEOs的蚯蚓代谢谱响应与农药种类、暴露时间和暴露情景的关系,建立了蚯蚓代谢谱与NEOs转化的关联性,为NEOs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归趋研究提供了重要启发,为土壤NEOs的生物修复奠定了必要基础。
稿件作者
张海韵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吕卫光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