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间合作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吗: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证研究
编号:31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16:31:32 浏览:50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0: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8B] 8B、城市与区域地理 [8B-1] 8B -1 城市与区域地理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本文利用大湾区2010年至2019年的新闻媒体数据,研究了城市间合作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9年,大湾区城市间合作网络越来越密集,城市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且网络结构经历了由以深圳和香港为核心的双中心模式向以广州、深圳和香港为中心的多中心模式的转变。通过面板模型回归发现,大湾区核心城市与普通城市之间的城际合作能够缩小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从而缓解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具体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市间总的合作每增加1%,就能够将特定城市对的人均GDP差距减少约4.2%,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减少约3.3%。我们还发现不同类型的合作和不同城市的合作之间存在异质性:经济合作和制度合作既能缩小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又能缩小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经济合作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优于缩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制度合作则正好相反。社会合作对两种差距均没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城市对之间的合作效果存在异质性:总体上广州和深圳与其他城市间的合作能显著缩小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而香港和澳门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合作则可能拉大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以上异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间合作的领域和合作方式对合作效果至关重要。我们的结果对不同类型的合作都是稳健的,这说明城际合作确实是缓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城市间合作;区域不平等;粤港澳大湾区;异质性
报告人
鲁亚楠
浙江大学

稿件作者
鲁亚楠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徐元朔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张衔春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