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当地生物质燃烧的汞排放影响研究
编号:308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0 22:39:45
浏览:428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第三极,当地工业源稀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十分敏感。生物质燃烧是青藏高原中最重要的人为汞排放源之一,然而由于对其汞排放特征和活动水平的认识不足,其大气汞排放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2019年7~8月,我们在青藏高原中部的纳木错区域开展了牦牛粪与木材的生物质燃烧现场测试研究,发现其燃烧产生烟气中颗粒态汞(PBM,平均浓度为83.1 ~ 87.7 ng/m3)占总排放汞的17.93~49.31%,高于民用散煤与燃煤电厂等人为源排放中比值;且PBM中δ202Hg值(- 1.65‰~ - 0.77‰)显著高于其生物质原料值,推测为平衡分馏机制所导致。烟气气态总汞和PBM的Δ200Hg值均较其他人人为排放源值更负(- 0.08‰至- 0.05‰),其具有区别于其他人为源的“同位素指纹”。结合在青藏高原区域开展的问卷调研得到的当地生物质燃烧活动水平数据,估算出青藏高原区域生物质燃烧产生的汞排放量为402±74 kg/a,比前期未考虑牦牛粪的生物质燃烧产生大气汞排放量核算值高出数十倍。此外,当地生物质燃烧产生的大气汞排放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北部和中部。
稿件作者
韩德明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吴清茹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王书肖
清华大学
史建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