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铈对耐药基因水平转移的作用机制
编号:3073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20:05:25 浏览:415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08: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0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5-1] 5、环境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抗生素滥用引发的环境耐药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稳定。作为环境耐药性的遗传载体,抗生素耐药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具有较强的传播扩散性和生物活性,被视为新兴环境污染物。ARGs根据存在形式可分为细胞内ARGs(intracellular ARGs,iARGs)和细胞外ARGs(extracellular ARGs,eARGs)。iARGs通过接合和转导在细菌种内和种间转移。由细胞裂解和分泌产生的eARGs通过转化传播。胞内过量累积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细菌通过水平转移获得耐药性的主要驱动力。纳米氧化铈(nCeO2)可作为ROS的清除剂。本文通过构建Escherichia coli 接合转移模型,测定细菌胞内ROS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含量等,并利用转录组全面揭示了低浓度1 mg L-1 nCeO2通过降低胞内ROS水平(4.6-10.1%),抑制EPS产生(27.1-60.1%)、降低细菌间粘性(12.2-13.0%)、抑制细菌运动和下调接合功能基因表达使iARGs接合转移频率下降44.9-47.2%。此外,通过构建eARGs转化系统,采用不同nCeO2暴露方式,对eARGs与nCeO2的相互作用、细菌ROS含量、细胞膜通透性和参与转化过程的基因表达等进行测定和分析。阐明了nCeO2通过降低细胞内ROS含量(8.6%)和膜透性(7.5%)、减少eARGs生物有效性(30.7-44.3%)和下调细菌转化功能基因等导致eARGs转化频率降低24.1-55.6%。综上,本研究揭示了nCeO2调控耐药基因传播的机制,为利用纳米材料控制环境中耐药基因的传播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铈,抗生素耐药基因,水平基因转移,传播与阻断
报告人
许一诺
硕士研究生 江南大学

稿件作者
许一诺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研究所
陈菲然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研究所
王震宇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环境过程与污染控制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