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消期印太暖池“充放电”过程与南大洋的耦合
编号:300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5-04 20:44:49
浏览:486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印度-太平洋暖池系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引擎”和“蒸汽机”,涉及的一些物理过程,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对全球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然而,末次冰消期印太暖池的水文变化,以及热带太平洋的冷却幅度和相应的类ENSO演化过程,都存在很大争议。本研究中,我们整理了印太暖池区已发表的340组3万年以来的基于浮游有孔虫壳体Mg/Ca比值和Uk’37重建的海洋表层温度和次表层温度、海水氧同位素数据,并基于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钻孔KX97322-4样品,结合模式分析重建了3万年以来上部700米以浅水体热含量的演化历史。通过聚类分析和数据整合,我们发现末次盛冰期相对于早全新世,暖池向东向南收缩,海表温度在暖池核心区域降温2.7°C。末次盛冰期热带太平洋纬向温度梯度达到最小值,呈现出类厄尔尼诺状态。在末次冰消期,以轨道岁差信号为主的暖池快速升温通过低纬与南大洋的热交换增强了纬向温度梯度,使整个热带太平洋在冰消期形成类拉尼娜的状态。该状态可能进一步增强了赤道东太平洋的碳释放,促进了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放大了末次冰消期的全球变暖。
关键词
西太平洋暖池区,热演化,古ENSO,热含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