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迪卡拉纪古海洋硅酸盐风化作用可能促进了自生碳酸盐碳汇
编号:2998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19:24:46 浏览:51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3: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6B] 6B、海洋地球科学 [6B-1] 6B-1 海洋地球科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海洋自生碳酸盐是海洋碳循环的重要碳汇组分,自生碳酸盐矿物在沉积物中的过饱和沉淀和有效保存与早期成岩阶段孔隙流体微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其中,早期成岩带深部产甲烷作用会降低孔隙环境碱度引发自生碳酸盐的溶解而不利于其埋藏,但海洋沉积物硅酸盐风化作用(Marine Silicate Weathering)会显著补充环境碱度而促进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形成和保存,现代海洋沉积物孔隙水地球化学组成特征可以较直接地指示以上作用过程(Torres et al., 2020; Luo et al., 2020)。
地质历史时期古海洋碳循环扰动是地球宜居性演化中的重要事件,海相地层可见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地质记录,其形成和保存是否与古海洋硅酸盐风化作用相关?在古孔隙水记录已经荡然无存的条件下是否可以得到指示性的地球化学证据?
围绕以上问题,我们对埃迪卡拉纪早中期(6.35亿年至5.8亿年前)鄂西陡山沱组海相地层中具有轻碳同位素特征(δ13C低至-50‰)的自生碳酸盐记录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自生碳酸盐矿物(主要为方解石)记录了早期成岩阶段有机质和甲烷厌氧氧化作用碳同位素信号,值得注意的是,自生碳酸盐锶同位素组成与同层位围岩锶同位素值(代表同时期海水锶同位素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该差异性可以区别指示6.35亿年前火山源硅酸盐富集沉积物和5.8亿年前陆源硅酸盐富集沉积物中具有不同锶同位素信号的海洋硅酸盐风化过程,该过程对陡山沱组自生碳酸盐记录的形成和保存可能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
埃迪卡拉纪,自生碳酸盐岩,硅酸盐风化,碳循环,陡山沱组,华南
报告人
王舟
特任副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稿件作者
王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