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岛贝藻养殖区颗粒有机质的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编号:2993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19:21:26 浏览:438次
张贴报告
摘要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其中养殖贝类和海藻在中国沿海水域发挥了重要的碳汇作用,其对近海碳循环的影响十分复杂,与已知的海洋储碳机制——“碳酸盐泵”、“溶解度泵”、“微生物泵”以及“生物泵”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系。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养殖生产国,厘清沿海贝类养殖碳循环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以往对沿海贝藻养殖区碳循环过程的研究多集中于表层沉积物以及DIC,对于水体中颗粒物研究较为缺乏。对此,我们选定有着“中国贻贝之乡”美称的枸杞岛,从养殖区内外水体颗粒有机碳(POC)及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POC)着手,研究贻贝养殖区内碳循环相关过程。研究发现,养殖区水体δ13CPOC更高,这似乎与贻贝的摄食有关,贻贝可以快速滤食水体中浮游生物和其他颗粒物,打包成粪球水体中输送,这使得养殖区水体中颗粒有机碳以海洋来源为主。此外养殖区外底层更容易出现高悬浮颗粒物浓度和POC,同时POC/Chla较高,这些样品的δ13CPOC也显示出与该区域沉积物相似的比值,这可能是因为养殖区外更易发生沉积物再悬浮作用,养殖区内能更高效的保存沉积物。然而养殖区内生物泵输出效率是如何的需要进一步结合沉积物捕获器结果进行探究。
稿件作者
韩立松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张静静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李宏亮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