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寨港红树林水体生物固氮作用研究初探
编号:297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20:51:01
浏览:439次
张贴报告
摘要
红树林生态系统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关键陆海界面,在全球初级生产力和沿海“蓝色碳汇”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氮(N)固定为红树林生态系统引入新的氮源,以支持部分初级生产力,并对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和浮游生物生态具有潜在意义。目前对于红树林生态系统固氮的研究更多的关注在土壤、沉积物、藻席、分解的原木等方面,但关于其水体固氮能力知之甚少。本研究采集了海口东寨港红树林生态系统中12个站位的表层水体,进行了光暗周期培养实验,结合15N和13C同位素示踪技术,从空间和昼夜时间尺度上解析了红树林生态系统水体的生物固碳固氮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东寨港红树林水体存在明显的固氮作用,从时间分布上看主要表现为白天固氮,少部分站位存在晚上固氮现象。从空间分布上看红树林内部水体固氮速率高于近海端,整体固氮速率在0.03μmol N L-1 d-1—75.78 μmol N L-1 d-1。结果还显示白天的固氮速率与固碳速率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本实验结果暗示了水体固氮作用对解析该系统的营养盐源汇过程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更加完善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氮循环过程。
稿件作者
谭佐莉
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敏
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