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介质中水合物生成-分解特征可视化研究
编号:290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18:43:18 浏览:49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11:1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6C] 6C、海洋地球科学 [6C-1] 6C-1 海洋地球科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为了准确掌握多孔介质中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特征,本文利用玻璃刻蚀模型和高分辨视频显微镜开展了甲烷水合物生成-分解微观可视化实验,实时、直观展现水合物晶体演化过程,结合流体状态和系统压力的变化,综合分析了水合物的生长模式与分解特征。
水合物生成阶段的研究结果表明,静止的甲烷-水体系受到扰动后,水合物晶体开始大规模快速生长,溶解气和游离气都会参与,其中溶解气与水会快速生成形状规则、光滑连续的无色透明晶体,而游离气与水先在气-水界面处生成水合物壳,然后水合物壳内晶体颗粒缓慢生长,最终形成大量微小晶粒紧密排列、表面粗糙的蜂巢状晶簇。两种形态的晶体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长模式,溶解气与水直接接触,晶体生长速率较快,溶解气会在浓度差的驱动下向晶体生长前缘运移;而游离气与水生成水合物时,优先形成的水合物壳不仅会把游离气与水分隔,还会选择性屏障气体,只允许水缓慢通过,使得水合物壳内晶体生长十分缓慢。
水合物降压分解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合物饱和度和降压速率条件下,水合物分解会经历4个阶段:降压至相平衡压力、水合物缓慢分解、水合物多轮次反复生成-分解、气-水两相渗流。当压力降至相平衡压力以下时,水合物开始缓慢分解,气体逐渐在孔道中蔓延;随着压力下降、分解出的气体增多,被水合物晶体堵塞的模型逐渐连通;模型一旦连通,出口压力骤然回弹、两端压力迅速平衡,系统压力又会高于相平衡压力,使得分解出的气体迅速结晶,水合物开始二次生成;继续降压,当压力再次降至相平衡压力以下时,水合物再次分解,随着分解气的增多,模型两端会再次连通、压力平衡,可会导致水合物第三次生成。分析认为,水合物分解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经历多轮次晶体生成-分解反复过程。
在水合物晶体反复的生成-分解过程中,水合物饱和度逐渐降低,模型内孔道不再堵塞,模型两端压力将同步下降,此阶段可观察到激烈的气-水两相流,水合物将彻底分解。随着压力的进一步降低,大量溶解气析出,气-水两相流也从段塞流变为泡状流,但是由于贾敏效应,气泡极易堵塞孔喉,导致气-水两相流被迫中止,需要进一步扩大渗流压差才能使水合物分解出的气体能够完全产出。
 
关键词
水合物,生成,分解特征,可视化
报告人
王壮壮
青岛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王壮壮 青岛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