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铁矿物材料的微结构及其类芬顿降解污染物性能的构效关系研究
编号:288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17:29:55 浏览:506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含铁矿物材料因其含量丰富、绿色无毒、磁性可回收等特性在高级氧化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含铁矿物材料在可见光-类芬顿反应体系中可实现Fe2+/Fe3+的快速循环,生成大量强氧化性活性氧物种高效降解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然而,含铁矿物材料的微结构与其可见光-类芬顿性能的构效关系尚不明确。为此,近年来,我们开展了系列工作,结合实验与理论计算,深入研究了赤铁矿(α-Fe2O3)、胶黄铁矿(Fe3S4)等含铁矿物材料在可见光-类芬顿体系降解水中污染物的性能与机理。结合表征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系统研究了可见光照射下赤铁矿活化过二硫酸盐(PDS)氧化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性能与机理,结果表明,PDS更倾向于吸附在赤铁矿的{001}晶面,有利于PDS的活化和自由基的生成。同时,赤铁矿{001}晶面的Fe(Ⅲ)更易被可见光还原,有利于催化剂表面的Fe(Ⅲ)/Fe(Ⅱ)循环。两者协同作用,实现了可见光照射下赤铁矿高效活化PDS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此外我们还研究发现,胶黄铁矿/草酸/可见光芬顿体系呈现了远超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和针铁矿(α-FeOOH)等体系的降解效率。相关研究表明,反尖晶石结构的胶黄铁矿中共同占据八面体位置的FeII和FeIII之间的d轨道相互重叠,不仅加快了表面光生电子的转移,同时还削弱了Fe-S键,促进了FeIII在胶黄铁矿表面的非溶解性解析,从而大大提高了胶黄铁矿/OA/光芬顿体系降解污染物的效率。此外,以上研究成果表明,含铁矿物材料用于可见光-类芬顿反应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且极具应用前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