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土壤硒含量现状与硒-镉拮抗作用研究
编号:2843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17:01:18 浏览:638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引发了许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克山病、大骨节病、癌症等疾病。全世界约15%的人口缺硒,而中国是世界上40个缺硒国家之一,开发富硒农产品是提升我国人体硒摄入水平的安全有效途径。湖北是全国富硒大省,富硒土壤资源分布广泛,且富硒土壤存在镉伴生现象。了解本地区环境中硒的分布和含量以及“硒-镉拮抗”作用对于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和安全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省富硒土壤面积约20000 km2,土壤中硒主要来自富硒岩石分化、搬运、沉积和二次富集。全省土壤中硒元素均有表层富集的趋势,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于二带三区。其中一带为北西向沿着汉江冲积带分布的十堰-丹江口-钟祥带,另一带为西北向沿长江冲积带分布的巴东-秭归-宜昌带;三区为恩施地区、江汉平原地区和鄂东南地区。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为我国主要产粮区,表层土壤硒含量范围0.02 - 26.4 mg/kg。该区富硒土壤面积10 068 km2,可作为农产品开发基地的近7000 km2。富硒土壤区主要分布于江汉平原城区、冲积和湖积低平原区,多沿水系呈现带状分布。该区土壤富硒程度好,分布相对比较均匀且范围广,地形平坦,地块破碎化程度低,土壤总体呈中-碱性,重金属和pH的均值符合土壤环境质量中优先保护类土地的规定,是目前湖北天然富硒稻米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地。恩施州富硒土地分布广、含硒量高,硒含量平均值约0.72 mg/kg,远高于全国和湖北省土壤硒平均值。恩施地区富硒土壤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土壤的硒含量高,但存在硒元素和重金属的安全隐患。
富硒土壤中常伴有重金属镉等元素,镉是一种高毒性的持久性污染物,容易迁移转化,可以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适量的硒可促进植物生长,还可以有效阻控植物对镉的吸收,主要通过以下多种途径减轻植物体内镉的毒性:1)通过抗氧化防御系统减少ROS积累和细胞膜损伤,2)降低生物利用率,3)维持内部叶绿体,减少细胞膜损伤,4)改善植物生长参数和光合特性,5)在镉转运蛋白的调控中发挥着关键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水稻喷施含硒叶面阻控剂的多年实验,发现水稻籽粒镉含量明显降低。
湖北省硒资源优势显著,为发展富硒产业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今后应加强全省富硒资源的调查、评价与动态监测,按照因地制宜、稳步发展的思路推进硒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并进一步研究“硒-重金属-植物”三者的相互作用机理,在降低植物重金属积累的同时提高硒至适量水平,确保富硒产品安全可靠。
稿件作者
徐芬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姚晶晶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