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基二硒醚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干预作用机制
编号:281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16:49:02 浏览:52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09: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5C] 5C、环境科学 [5C-1] 5C-1 环境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和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健康问题。二苯基二硒醚(DPDS)具有模拟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类胰岛素作用,可明显改善1型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症状,但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细胞和动物模型探讨了DPDS对DPN和DN的干预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
(1)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为模型,研究DPDS对DPN的干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DPDS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温度觉阈值、机械痛觉阈值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逆转神经组织病理学异常,抑制DPN的发生发展。DPDS显著增加糖尿病大鼠血清和坐骨神经中GSH含量、SOD、GPX和CAT活性,降低血清和坐骨神经中MDA含量。此外,DPDS降低坐骨神经中Keap1的蛋白和基因水平且增加坐骨神经中Nrf2及Nrf2通路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在大鼠雪旺氏细胞RSC96细胞中,DPDS明显改善高糖诱导的细胞毒性,抑制ROS产生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及GSH含量。在高糖诱导的RSC96细胞中,DPDS增加蛋白Nrf2、GCLC、HO-1的表达且降低Keap1蛋白表达,并调节了该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总之,DPDS明显改善STZ糖尿病大鼠的DPN,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Keap1信号通路来改善氧化应激有关。
(2)以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为模型,研究DPDS对DN的干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DPDS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糖耐量受损、血脂紊乱和肾脏病理异常,明显降低血清中肌酐、尿素氮和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含量。此外,DPDS增强肾脏和血清中抗氧化酶CAT、SOD、GPX的活性,降低血清和肾脏中MDA水平,减少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6、IL-1β的含量。而且,DPDS增加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蛋白Nrf2、NQO1、HO-1、GCLC的表达且抑制蛋白Keap1的表达。同时,DPDS明显降低肾脏中NF-κB、JNK、p38MAPK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在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的HBZY-1细胞和脂多糖诱导的HBZY-1细胞中,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发现。总之,DPDS能改善STZ糖尿病大鼠的肾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肾脏中Nrf2/Keap1信号通路来减轻氧化应激受损以及抑制肾脏中MAPK/NF-κB信号通路来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关键词
硒,糖尿病
报告人
周军
华中科技大学

稿件作者
王星 华中科技大学;川北医学院
申竹芳 中国医学科学院
黄开勋 华中科技大学
周军 华中科技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