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陆坡和冲绳海槽区域水团交换及相互作用过程:溶解REE示踪
编号:280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16:42:49 浏览:383次
张贴报告
摘要
研究分析了东海陆坡-冲绳海槽海域2条水体断面(10个采样站点)共101个海水样品的溶解REE浓度,建立了NW-SE向溶解REE垂直和空间高分辨率溶解REE剖面,探讨了东海陆坡-冲绳海槽海域水体来源、交换与相互作用过程。研究发现,除近底外,水体REE剖面受颗粒清除的垂直地球化学过程影响较小,REEs浓度更强烈的受海洋环流输送与水体混合的控制。东海陆坡-冲绳海槽区域北部,陆架水与黑潮水交换并不明显;北部断面(断面1)西侧主要受KC影响显著,东侧主要受九州岛地表河流输入及沿海水团的影响。表层和次表层水REE模式揭示了在陆架坡折地带陆架水与黑潮水复杂的相互作用及独特的界面交换过程。表层水(<50 m)REE及盐度分布指示了水团之间的明显界限,这一现象很可能受黑潮锋面涡旋的影响陆架混合水(MSW)被卷进黑潮水中。陆架底层水于~100m、~200m水深处侵入黑潮水。冲绳海槽中层水主要为NPIW和SCSIW的水平平流和混合,底部冷水上涌并发生垂直混合,影响次表层水REE分布。此外,Gd负异常是南部及中部黑潮水的典型特征,并详细的说明了黑潮流向东北输运REE的纬向差异。总而言之,我们的研究为陆架水侵入黑潮水的界面过程、底部黑潮冷水涌升以及垂直混合提供了新的证据,并证实了横向输运及水体混合过程在控制溶解REEs分布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REEs,水团混合,水体相互作用,东海,冲绳海槽
稿件作者
丛静艺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窦衍光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