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利奇马”(2019)影响下渤黄海沉积动力过程与物质输运的快速调整
编号:279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16:27:12 浏览:40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09:3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场:[6B] 6B、海洋地球科学 [6B-2] 6B-2 海洋地球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随着全球变暖,热带气旋的强度逐渐增加,同时呈现出明显的极向、陆向迁移趋势。西北太平洋地区集中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热带气旋,随着热带气旋的路径逐渐北移,热带气旋对西北太平洋地区,尤其是对我国东部陆架海的影响持续加剧。本研究聚焦2019年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Lekima),利用高分辨率非结构网格模型FVCOM构建了渤黄海区域海流-波浪-泥沙模型,结合实测资料验证,研究了热带气旋影响下渤黄海沉积动力过程调整及沉积物输运特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热带气旋过境期间渤黄海沉积动力过程发生剧烈变化,强烈的风场在短时间内改变了渤海海峡夏季正常天气下的输运结构,海峡断面呈现出强烈的向渤海内的入流。受海峡强烈入流的影响,渤海水位快速抬高(其中以渤海湾和莱州湾最为明显);随着热带气旋风力的减弱,正压作用驱动渤海水体经渤海海峡向黄海输运;热带气旋过境后2天内输运模式逐步恢复到常规夏季特征。热爱气旋过境期间渤海区域有效波高可达到4.5 m,高能波浪引起的强底切应力引起黄河三角洲及山东半岛北部泥沙的强烈再悬浮,再悬浮的部分泥沙在强风期间增强的沿岸流驱动下向黄海输运。热带气旋前期外围风场导致沉积物由黄海向渤海的净输运,泥沙输运量约为0.06 Mt,热带气旋过境期间正压过程所引起的沉积物由渤海向黄海输运,泥沙输运量约为0.9 Mt。热带气旋导致渤海沉积物“源-汇”格局的显著调整,发生由夏季沉积物的“汇”转为“源”的快速变化。超强台风“利奇马”过境期间导致渤海向黄海净输沙量约为0.84 Mt,相当于常态天气下整个夏季的输运量以及渤黄海年均泥沙交换通量的5-33%。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向北迁移的数量将不断增加,由此所引起的渤黄海动力过程与物质输运特征变化,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台风“利奇马”,边缘海,沉积动力,沉积物通量,数值模拟
报告人
刘彦昊
硕士研究生 中国海洋大学

稿件作者
刘彦昊 中国海洋大学
王厚杰 中国海洋大学
丛帅 中国海洋大学
葛建忠 华东师范大学
吴晓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