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和黑碳的来源
编号:279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16:26:41 浏览:549次
口头报告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亚湾周边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在日益剧烈的人类活动影响下,大亚湾的生态环境逐渐改变。本次研究针对大亚湾表层沉积物开展有机质的碳、氮同位素和黑碳碳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除了在哑铃湾内δ15N明显低于周围区域,大亚湾近岸的δ13CTOC和δ15N基本都高于湾口,并且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指示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近岸区域的生产力明显高于湾口区域,同时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海洋有机质。δ15N的分布特征指示淡澳河上游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给哑铃湾输入了大量的铵盐,大鹏澳中水体的营养盐则主要来自沉积有机质的降解,而大辣甲的生态环境良好,生物种类丰富,生产力无明显增强。BC/TOC和δ13CBC均可指示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本文选取-26.7‰±1.8‰,-14.0‰±2.0‰,-25.5‰±1.3‰、-23.4‰±1.3‰和-20.2‰±0.5‰分别作为C3植物、C4植物、汽车尾气、民用煤烟尘和风化碎屑的端元值,使用贝叶斯模型计算不同组分黑碳的占比,结果指示,大亚湾沉积物中的黑碳来源主要以化石燃料为主,其次是风化围岩中的黑碳和生物质燃料。黑碳从径流、沿岸流和大气中进入湾内,在水动力的作用下更多埋藏在哑铃湾中。本次研究中BC与TOC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同时黑碳含量的分布与前人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黑碳对重金属和有机质有超强的吸附作用,有助于提高湾内沉积物的固碳效率和降低水体的重金属污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