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年来气温变化对黄河下游决口的影响
编号:279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16:26:10 浏览:51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流系统和水文过程的影响,对于应对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决口作为流域内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受自然和人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从研究现状来看,前人已取得系统性成果,但从多时间尺度考虑气候变化对决口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前人研究中的决口、气温等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河流输沙模拟等手段研究黄河流域千年尺度气温变化在引发下游决口中所起到的作用。结果显示(1)总体上,气温与黄河下游的决口频率有明显的协同变化关系:当气温升高时,决口频率降低;气温降低时,决口频率增加;针对溢流和改道事件的统计也呈现出类似的分布趋势。(2)以黄河几次大型改道为时间节点,发现前期决口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稳定存在,但随着人类活动增强,在公元1855年之后变得不再显著。基于以上结果,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种可能的作用机制:首先,近一千年来黄河流域总体呈现出冷湿-暖干的气候变化特征,强降雨事件大多发生在温度负异常时期,记载的14次强降雨事件中,13次发生在温度负异常年份,这可能是决口频率随温度升高(降低)而降低(升高)的重要原因。其次,温度变化可通过影响水体密度和粘度,进而影响河流输沙能力。以温度为变量的理想输沙模型显示,温度升高1℃可能导致沉积物通量减少108吨,这与前人重建的历史时期黄河入海泥沙量具有可比性,可能也在影响下游河道淤积和决口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此外,结合决口频率和王朝兴衰(从元朝开始)逐渐呈现协同变化,推测气候在宏观上调控了人类活动与决口之间的关系。气温降低会影响农业生产、削弱国力,导致国家无法应对高频率决口,水灾泛滥会使社会动荡,政府更无力管理,决口的影响被进一步放大,最终以正反馈形式推动王朝灭亡。近年来,随着大坝和水库建设急剧增多,人类活动似乎在控制决口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但气候变化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在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自然背景下,以黄河这一受强烈人类活动影响的典型河流为例,在千年尺度上分析决口的产生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可为治理各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大型流域提供重要参考。
稿件作者
徐金亚
中国海洋大学
吴晓
中国海洋大学
毕乃双
中国海洋大学
任宇鹏
中国海洋大学
王厚杰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