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陆架区底层对流驱动湍流混合
编号:276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16:06:56 浏览:44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西太平洋入侵潮流与吕宋海峡复杂地形相互相互作用,造成了南海北部复杂多变的动力过程。为了定量评估南海北部底层湍流混合特征,于2020年在南海东北部东沙群岛海域布放锚定潜标,开展了46h的高时空分辨率底层水文动力观测。对观测站位海洋底层水体的温度、流速、混合层结构、湍流混合等进行了分析。底层跨坡流展现出明显的全日潮特征,根据流速反向可分为上坡流、过渡流、下坡流三个阶段。底层水体温度在上坡流过程中逐渐降低,湍流耗散率逐渐减弱,而在下坡流过程中温度逐渐增大,湍流耗散率也逐渐增强。通过内潮地形相互作用分析表明,在下坡阶段刚好处于临界状态,而在上坡阶段处于亚临界状态。底边界层主要包括底混合层和对流底层两个部分。底混合层厚度的变化主要依赖于底层湍流混合和水体层结强度。对流底层主要在上坡阶段生成,其对底层混合的贡献率随着底层湍流混合强度的增强逐渐减小。
稿件作者
郭双喜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黄鹏起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鲁远征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周生启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