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西太平洋极端次表层海洋热浪事件的驱动因子研究
编号:276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5-05 10:48:03
浏览:42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热带西太平洋海域存在高强度的次表层海洋热浪事件,并对该海域的金枪鱼产量产生重要影响(Hu et al., 2021)。而在全球海洋和气候持续暖化的背景下,考虑到热带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洋热浪对海洋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可能具有持续增长的影响,探究其在不同发展位相的驱动机制对预测预报这类极端气候事件、指导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长期、高时间分辨率的TAOTRITON浮标观测资料,从个例分析的角度,对2008年2月19日-2008年6月6日和2010年7月26日-2011年3月4日期间发生在热带西太平洋海域的两次具有高累积强度的极端次表层海洋热浪事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对多种观测、数值模式资料进行合成、热收支分析,定性、定量地研究了海洋动力过程在极端次表层海洋热浪事件不同发展位相的作用。结果表明:(1)平流热量输送是驱动两次极端次表层海洋热浪事件的主要因子;(2)在发生阶段,个例事件1主要受到来自顶边界平流输送热量的影响,个例事件2主要受来自南边界平流输送热量影响;(3)在衰减阶段,来自底边界的垂向平流热量输送对个例事件1、个例事件2的衰减具有主要贡献。
稿件作者
李诗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胡石建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