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地理学视角下旅游目的地集体记忆建构研究——以《庐山恋》为例
编号:2723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10:25:10 浏览:627次
快闪报告
摘要
在可持续发展和文化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媒介在集体记忆的建构、保存和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中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集体记忆如何被媒介塑造,分享和重构,又如何牵引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而媒介地理学的兴起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路,它为我们研究集体记忆和国家文化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切入点,试图从中探寻媒介与地理的互动规律。
本研究以经典电影《庐山恋》及庐山恋电影院为例,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抓取相关影评、游记和报道等文本资料,对其进行文本分析及扎根理论编码分析,得到媒介传播的效果评价以及集体记忆建构的特征及其机制,从而得出媒介、旅游集体记忆的互动关系。经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庐山恋》的媒介传播效益随时间逐渐加深,其建构的以怀旧和寻爱为情感基调的媒介景观为特定群体观众创造了良性形象,刺激其前往旅游;(2)媒介语境下集体记忆的建构特征表现为景观性、结构性和群体性,这些特征表明媒介可以作为过去碎片记忆和当下记忆的中介,整合集体记忆的连续叙事,进而建构成特定的集体记忆;(3)媒介和旅游的互动是以集体记忆为中介,集体记忆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塑造和解构,形成螺旋上升的正向模式。
通过上述研究表明,媒介在集体记忆建构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其构建特征及过程又受着诸多因素叠加影响,这对我国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够提供一定经验,耕耘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才能够使得旅游产业源远流长持续发展,而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也势必需要构建文化集体记忆,从而促进文旅产业的兴旺发展。
关键词
媒介地理学,集体记忆,旅游目的地,《庐山恋》
稿件作者
何家伟
南京大学
张建新
南京大学
刘培学
南京财经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