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干旱情况下跨流域调水对长江上游干流水库发电的影响
编号:271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1 21:14:34
浏览:385次
快闪报告
摘要
近年来长江流域异常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尤其是极端高温和持续干旱等气象灾害,使得电力供求出现了紧张的局面,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同时,长江流域跨流域调水工程的通水,每年将调走长江流域约252.63亿m³的水量,可能会加剧对长江流域电力供应产的影响。本文在极端干旱情况下,采用陆面水文耦合模型以及LSTM水库调度模拟模型,研究了跨流域调水(两种调水方式)对长江干流水库群发电的影响。研究发现:(1)跨流域调水工程对长江干流梯级电站的发电量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长江干流发电量减少。在现状调水情况下,长江干流梯级电站发电量比未调水情况下减少149.7亿千瓦时,减幅为5.83%。(2)对比调水方式1(现状调水方式)和调水方式2(“丰水期多调水、枯水期少调水的方式”),发现调水方式2,在不降低总调水量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跨流域调水对长江梯级电站的发电量的损失,相比调水方式1,调水方式2可以减少13.8亿千瓦时的电量损失。(3)分析两种调水方式对各个电站发电量结构的影响,发现调水方式2的发电损失集中在丰水期,方式1发电损失集中在枯水期。调水方式2有利于应对枯期电力供应不足以及水电调峰压力较大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分析了跨流域调水工程对长江干流梯级电站发电量及电量结构的影响。为跨流域调水工程在调水方案的制定,提供一种新的调水思路。在未来,将完善梯级水库联合补偿调度模块,充分考虑梯级水电站之间的径流补偿和库容补偿作用,进一步优化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发电影响分析模型。量化分析年发电量以及电量结构变化,以期为跨流域调水工程论证决策及调水方案的制定提供一种新思路。同时,研究结果可为极端干旱情景下,长江流域的跨流域调水方案的制定以及梯级电站调度运行新规则的制定提供借鉴意义。
稿件作者
文凡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杨明祥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董宁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王贺佳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刘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