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4:36(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17B] 17B、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17B-1] 17B-1 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暂无文件
藏东贡觉盆地白垩纪末期风成沉积特征及其古地理、古气候意义
晚白垩纪时期,东亚地区风成沉积分布广泛,具有显著的纬向分带特征。然而,与华南地区同处相似古纬度的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却鲜有风成沉积的报道。近年来,前人磁性地层学研究将藏东贡觉盆地原古近纪风成沉积时代重新厘定为白垩纪末期,这为我们研究该时期青藏高原隆升前的古地理和古气候条件创造了新契机。本研究对贡觉盆地贡觉组风成沉积组合的分布、沉积序列、风成地层、风成界面和沉积体系开展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贡觉盆地风成沉积组合主要位于贡觉组底部,集中分布在盆地西缘,主体由沙漠、冲积扇、河流和湖泊组成。其中,风成沉积以大型槽状、楔状交错层理为特征,层系中可见典型的颗粒流层、颗粒飘落层、风成沙波层以及风成波痕。风成砂薄片分析表明,碎屑颗粒以中、细砂为主,普遍表现为高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石英颗粒边缘具有“沙漠漆”结构。扫描电镜下,石英颗粒表面发育典型的新月形和碟形撞击坑,很好的指示了风成沉积成因。垂向上,风成沉积组合中显示出了明显的下部风成与水成交互,上部风成主导的序列特征,表明了气候逐渐变干、地下水位渐进式下降的变化趋势。此外,风成沉积厚度的增加与盆地不断沉降形成的增大的可容纳空间具有密切联系,指示了该时期伸展的构造环境。贡觉盆地白垩纪末期风成沉积的形成与演化可能与冈底斯山晚白垩世隆升形成的焚风效应有关。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