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盆地中-晚三叠世碳同位素扰动与湖泊生态系统
编号:265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22:56:21 浏览:40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4:44(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17B] 17B、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17B-1] 17B-1 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的显生宙以来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导致了古生代型生态系统的彻底崩溃,此后海洋生态系统开始由古生代型向现代型过渡,并最终在晚三叠世卡尼期完成转变。然而,当前对同时期三叠纪湖相生态系统及其环境气候演变的认识还不清晰。华北地区济源盆地在中-晚三叠世发育了一套良好的湖相沉积记录,为研究湖相生态系统组成与环境气候演变提供了基础。锆石U-Pb测年年龄、有机碳同位素、总有机碳和汞含量数据显示济源盆地中-晚三叠世湖相沉积物中记录了多次有机碳同位素负偏与Hg浓度的升高事件,可能代表了中-晚三叠世多幕式的火山活动导致的碳循环扰动。同时,古生物证据表明中-晚三叠世过渡期存在复杂的湖泊生态系统,并已经具备与现代型湖泊生态系统相似的主要特征分子和营养级结构。以上记录可能与全球大范围内的中-晚三叠世湿润事件相关,强烈的水文循环可能导致了湖盆的扩张,从而为湖泊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此外,中-晚三叠世过渡期的火山活动和径流量的增加可能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最终促进了湖泊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和稳定性。
 
关键词
济源盆地,中-晚三叠世,碳循环扰动,湖泊生态系统
报告人
曹怡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稿件作者
曹怡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楚道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Dal CorsoJacopo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苏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杨文涛 河南理工大学
李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张梦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宋海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宋虎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田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黄云飞 长江大学
童金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