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盆地晚渐新世桤木属果序化石研究
编号:262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22:40:16 浏览:46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桤木属Alnus Miller为落叶乔木或灌木,约29–35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并延伸至南美、南亚及东南亚热带地区。我国产10种,包括5个特有种,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及西南地区,多数种见于我国东部及北部的阳光充足、土壤湿润肥沃的地带及水边,少数种见于西南和华南的中海拔山地。北半球新生代桤木属化石记录十分丰富,包括叶、果序、花序及分散花粉化石,但是这些化石大都产自中高纬度地区,缺乏低纬度地区的相关大化石记录。本文研究了产自广西南宁盆地晚渐新世地层的桤木属果序化石,通过CT扫描重建了果序化石的三维形态结构,果序化石呈卵形、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10.4–24.1(平均值16.7)mm,直径7.8–14.1(平均值11.4)mm,单枚或2枚聚为一束;果序梗长3.5–9 mm;果苞木质,长约3.9–5.5 mm,基部楔形,顶端截形,具5枚浅裂片,每6枚果苞排成一轮,每个果序约30–72枚果苞。在我国,以往发现的桤木属大化石大多为叶化石,而果序化石较少,仅发现于青藏高原始新世地层和云南中新世地层中。当前南宁盆地晚渐新世桤木属果序化石是该属在低纬度地区的首个大化石记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属的植物地理史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稿件作者
刘晓艳
华南师范大学
ManchesterSteven R.
佛罗里达大学
贾慧
西安石油大学
全成
长安大学
金建华
中山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