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台风相关的中国东部主要雨季水汽来源和路径变化
编号:254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0 09:59:46
浏览:486次
口头报告
摘要
热带气旋或台风与大尺度环流的相互作用能够调制水汽输送,进一步影响降水的形成。例如“7.20”郑州特大暴雨和“7.21”北京特大暴雨。本研究使用拉格朗日后向轨迹追踪模型(HYSPLIT)追踪水汽轨迹,通过比较1979年至2020年中国东部三个主要雨季期间,台风活动期和台风非活动期(即150°E以西的西北太平洋有和没有台风的时期)水汽来源和对降水的水汽贡献,以量化台风活动对中国东部三个主要雨季降水的影响。
在台风活动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减弱并向东撤退。相比于台风非活动期,华南前汛期、梅雨期和华北雨季的副高脊线分别向北移动0.9、2.7和1.7个纬度。同时,台风活动期的异常气旋性环流位置也随雨带一起向北移动,且强度在梅雨期达到最大值。三个雨季异常水汽输送的主要方向分别是东北方向、东北至东方向和东至东南方向,不同的水汽输送方向导致了各雨季和台风活动相关的水汽贡献存在差异。
在华南前汛期,异常水汽输送表现为南北偶极子型,从孟加拉湾延伸到菲律宾海这部分区域的水汽贡献在台风活动期比台风非活动期减少了16.3%(33.4% VS 39.9%),而从中国西南部延伸到北太平洋西北部的区域其水汽贡献增加了13.1%(31.0% VS 27.4%)。梅雨期的异常水汽输送为东西偶极子格局,相比于台风非活动期,台风活动期孟加拉湾水汽贡献减少20.2%,西北太平洋水汽贡献增加55.9%。在华北雨季,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贡献减少了11.1%,来自西北太平洋的水汽贡献增加了9.8%。此外,在台风活动期,来自华南、江淮流域和华北局地的水汽贡献均略有增加。
稿件作者
车金凝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刘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陈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任国玉
国家气候中心
周天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