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大风评价指标的建立以及中国近五十年极端大风的时空变化特征
编号:251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1 21:12:14 浏览:583次 快闪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2:0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3min

所在会场:[12] 12、地表过程与地貌 [12-2] 12-2 地表过程与地貌

暂无文件

摘要
极端大风具有较强的致灾性,且易引发沙尘暴或伴随其他灾害性天气,造成重大社会经济损失。但目前,极端大风的定义仍不清晰、评价指标也不统一,阻碍了大空间尺度极端大风事件系统性研究的开展。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利用百分位法以及源发性沙尘暴发生时的风速建立了沙尘极端大风的评价指标,再借鉴雷暴和台风极端大风的已有研究,进一步提出了EW90、EW95和EW99极端大风指数,定义为大于当地历史长期观测的90、95和99百分位的风速日极大值,分别适用于判别沙尘极端大风(EW90)、雷暴和台风极端大风(EW99)以及大范围普适的极端大风(EW95)。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极端大风主要发生在4-5月,但湿润区主要发生在3-4月以及7-8月;三类极端大风均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以及沿海地区较高,而在我国南方相对较低;自1971至2020年,三类极端大风及其发生日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呈显著减小趋势(P<0.01),并与沙尘暴日数的减少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可达0.95),而平均风速的减小趋势不显著且与沙尘暴日数没有显著相关性。因此,近几十年沙尘暴的显著减少主要与极端大风事件的显著减少有关。
 
关键词
极端大风,评价指标,中国北方,荒漠化
报告人
蒋盈沙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稿件作者
蒋盈沙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苗运法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赵永涛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刘晶晶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高艳红 复旦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