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蚀过程中土壤抗剪强度与抗蚀性研究
编号:251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1 21:10:28
浏览:473次
快闪报告
摘要
理论基础扎实、基于动力过程和动态变化过程风蚀模型的构建迫切需要力学意义明确、且可有效反映风蚀过程中动态变化的土壤抗蚀性指标。土壤风蚀的力学本质是风对表土颗粒产生的剪切力克服了表土本身抗剪力,土壤抗蚀性是描述表层土壤抵抗风剪应力的能力,表达土壤抵抗外部剪切力强度极限的土壤抗剪强度可作为其抵抗风力侵蚀能力的力学表征。为探究土壤风蚀过程中不同地类土壤抗蚀性的变化,本文以河北坝上典型翻耕地、退耕地和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与野外原位测定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时间尺度风蚀过程的土壤抗剪强度,计算不同条件下的土壤抗蚀性及其变化规律,量化土壤抗蚀性与理化性质关系,对比了风蚀过程中不同时间尺度、不同地类土壤抗蚀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地类土壤抗剪强度与抗蚀性均随着筛分次数增加呈现出减小趋势,随筛分次数增加,翻耕地土壤抗剪强度及抗蚀性的变化幅度最大,草地最小,退耕地居中,这与草地土壤粒径较小、土壤团聚体较少关系密切;在不同强度的风蚀事件后,三种地类土壤抗剪强度与抗蚀性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从整个风蚀季看,翻耕地与草地土壤抗剪强度及抗蚀性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退耕地土壤抗剪强度及抗蚀性无明显变化规律,草地土壤抗剪强度及抗蚀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地类,而翻耕地土壤抗剪强度及抗蚀性在风蚀过程中的变化更为显著;构建了土壤抗蚀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定量关系,三种地类土壤抗蚀性与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可蚀性颗粒比例呈出负相关关系,翻耕地土壤抗蚀性与土壤有机质呈出正相关关系;三种地类土壤抗蚀性与土壤可蚀性颗粒比例呈负相关关系。该研究是准确刻画风蚀过程中力学意义明确的土壤抗蚀性指标的有益尝试,相关成果可为构建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又有广泛实用性的土壤风蚀模型提供数据和方法支持。
关键词
土壤风蚀;土壤抗剪强度;土壤抗蚀性;风蚀过程
稿件作者
刘瑞娟
河北师范大学
李继峰
河北师范大学
常春平
河北师范大学
郭中领
河北师范大学
李慧茹
河北师范大学
王仁德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
李庆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