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果错富锂盐湖锂的物源研究—来自水化学与锂硼同位素的约束
编号:24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7 21:20:48 浏览:49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7: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2A] 2A、地球化学 [2A-2] 2A-2 地球化学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拉果错盐湖是位于西藏西部的一个正在开采的大型富硼锂盐湖,查明其水化学组成特征及其物源属性对研究青藏高原盐湖型锂矿床成矿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报道了拉果错及其补给河流水样的水化学组成、微量元素浓度和锂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样品的地球化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沿着水流路径,水体水化学类型逐渐由碳酸盐型向硫酸钠亚型转变。此外,Li、B、Rb、Mn在流域内水体中也异常富集。[Li],δ7Li及δ11B值沿水体流动方向变化规律明显,[Li]值范围为0.11 ~ 590.8 mg/L,δ7Li值范围为0.75‰~ 8.11‰,而δ11B值范围为-18.29‰ ~ -4.01‰。通过对不同端元样品的锂浓度、锂硼同位素组成的分析以及一些典型深源元素的相关性和特征系数的分析,可以确定拉果错流域盐湖锂的潜在来源:1. 锂可能来源于周围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等富锂岩石的水-岩反应和风化作用; 2. 部分来源于断层上涌的富锂地热流体; 3.流域中沉积的碳酸盐粘土对流域的锂硼同位素组成也有一定影响。这些不同来源的锂通过泉水,地表径流进入湖盆,在独特的干旱气候条件下再浓缩和矿化。虽然前人研究对富锂盐湖的成因有了丰富的认识,但本研究揭示了拉果错卤水型锂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对西藏地区其余富锂盐湖的成矿元素来源具有管中窥豹的作用。同时,基于潜在物源和可能的迁移富集过程,提出了拉果错卤水型锂矿床成矿的概念模型。
 
关键词
锂同位素,拉果错盐湖,富锂盐湖富锂盐湖
报告人
李峥岩
太原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李峥岩 太原理工大学
贺茂勇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李斌凯 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盐湖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