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链式灌丛沙堆与新月形沙丘伴生的形成机制
编号:242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17:09:11
浏览:49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雅布赖山南坡山脚附近发现了多层白刺灌丛沙堆呈弧形链式结构(简称沙堆链),且和其紧邻的下风向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迎风坡基部形态非常吻合。利用该地区2010年、2014年、2019和2021年四期卫星影像和2022年无人机航拍影像,分析沙丘移动和变形规律和沙堆链变化,结从两者形态关系、研究区地貌和白刺灌丛根茎年轮推测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
雅布赖镇的沙丘移动各沙丘移动速度差异较大且同一沙丘多年移动速度变化较大。各沙丘上风向沙堆链数量差异大,新形成灌丛沙堆链都生长于沙丘迎风坡坡底位置,和夏季极端降水有较好对应关系。形成机制:a.干旱期白刺种子在风力作用滚动到沙丘迎风坡坡底松散沙粒中并集聚;b.极端降水和雅布赖山山谷洪水(携带沉积物)聚集在沙丘基部形成积水,迎风坡坡底种子发芽、长大并逐渐形成零散小沙堆;c.零散小沙堆在风沙作用下逐渐增大并连接形成沙堆链;d.沙丘向下风向移动,再次重复上述过程形成新的弧形沙堆链。白刺灌丛沙堆链和新月形沙丘伴生是局地小尺度地形、单一风向、有限沙源和极端降水耦合的结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