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混合型河口水体层化对悬沙垂向结构的影响
编号:241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5 17:09:35
浏览:462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长江口北槽作为典型的部分混合型河口,不同河段盐淡水混合规律差异显著,其盐度分层所致悬沙垂向结构的变化对河口悬沙输运以及最大浑浊带悬沙捕集作用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长江口北槽2016年洪季大潮期多站点实测水文泥沙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水体混合层化对悬沙的垂向梯度和垂向结构型式的影响,并基于悬沙垂向扩散平衡方程对悬沙垂向结构进行拟合,定量分析水体分层的滞紊作用对悬沙垂向结构影响。无盐水入侵河段,悬沙浓度整体不高,悬沙垂向结构以线型为主。盐水入侵头部河段,无盐水入侵阶段,悬沙垂向梯度较小,悬沙垂向结构呈线型;盐水入侵阶段,盐度层化导致中下层悬沙垂向梯度增大,悬沙垂向结构呈指数型。盐水入侵主体河段,中下层水体的盐度梯度直接影响中下层水体的含沙量垂向梯度,底层悬沙垂向梯度大于中上层,悬沙垂向结构接近指数型。用垂向平均的湍流扩散系数对应的表达式就能较好地拟合北槽悬沙垂向结构,在盐水入侵河段必须要考虑水体分层的制紊作用。水体分层的滞紊作用使得湍流扩散系数减小、Rouse系数增大,悬沙垂向结构从线型至指数型转变,抛物线型湍流扩散系数和线性增大型湍流扩散系数对应的悬沙垂向结构对于水体分层的滞紊作用更为敏感。
关键词
混合层化;盐水入侵;悬沙扩散系数;Rouse系数
稿件作者
王雅君
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
蒋陈娟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蔡华阳
中山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