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融滑塌地貌土壤碳释放的决定因素
编号:2303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15:26:58 浏览:64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多年冻土退化通过向大气中释放温室气体,从而对全球和区域气候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对热喀斯特地貌发展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分解及其驱动因素的认识有限,这导致多年冻土突然融化对气候的反馈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一个典型的热融滑塌地貌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好氧培养、固相13C核磁共振和磷脂脂肪酸技术,揭示了热融滑塌发育过程中土壤碳组分和微生物群落变化及其对碳释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热融滑塌塌陷序列中,土壤有机碳的分子组成主要为氧烷基碳,且氧烷基碳的相对丰度随塌陷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烷基碳的相对丰度随塌陷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表层土壤微生物丰度显著高于底土;热融滑塌的形成及发展导致土壤微生物丰度显著下降,但未显著改变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发现,热融滑塌塌陷时间序列对二氧化碳释放的控制作用较大,表层土壤二氧化碳释放量是底层土壤的2倍。土壤碳化学组成和微生物群落是土壤有机碳分解的主要驱动因素,分别可以解释68.0%和40.2%的土壤有机碳释放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融滑塌的发展,土壤有机碳的化学组分趋于稳定,可能减缓多年冻土碳-气候反馈。该研究强调将多年冻土碳释放过程纳入当前地球系统模型是预测未来热喀斯特碳释放的关键。
关键词
热融滑塌,碳组分,磷脂脂肪酸,碳释放,温室气体
稿件作者
母梅
兰州大学
牟翠翠
兰州大学
刘和斌
兰州大学
朱永基
兰州大学
张春玲
兰州大学
贾睿
兰州大学
张国飞
兰州大学
发表评论